《跨國好生意》podcast 頻道
節目主持人 張瑋容
受訪來賓 林秋雯 / DEI 多元共融策略學院院長
在全球企業推動 ESG 的潮流中,DEI 多元共融成為不可忽視的關鍵議題。《跨國好生意》 Podcast 近期專訪 DEI 多元共融策略學院院長林秋雯,深入探討企業如何落實 DEI,從根本改善職場文化與經營策略,邁向永續經營。
林秋雯指出,近年台灣職場發生多起令人遺憾的事件,反映出企業在推動 ESG 時,往往過度聚焦於環境面向,卻忽略了「人」才是企業運作的核心。「如果 DEI 只停留在數據、口號或一次性活動,而未落實於日常管理制度,這些悲劇事件將不斷重演。」
解構 DEI 三大核心 建立職場共融基礎
林秋雯表示,DEI 的三大核心分別為「多元」(Diversity)、「公平」(Equity)與「共融」(Inclusion)。多元涵蓋可見與不可見的差異,如種族、性別、身分背景等;公平是為不同群體提供平等的機會,而非結果一致;共融則是創造一個讓不同群體能夠共同發揮所長的職場與社會環境。
林秋雯建議企業在推動 DEI 時,可以先檢視三個面向:
- 檢視高層組成:決策團隊是否過於同質化,缺乏多元觀點。
- 盤點員工結構:若人員背景與思維高度一致,創新力將受限。
- 落實交流與無意識偏見課程:協助員工覺察自身偏見,促進團隊合作與共融氛圍。
林秋雯分享,金融業是目前最積極投入 DEI 的產業,但醫院、學校及高科技產業需求也快速攀升,且國際企業、外商及上市櫃公司普遍已有更成熟的推動經驗。「DEI 不屬於單一產業,而是所有組織的必修課。」
.png)
她以玉山銀行的雙軌晉升制度為例,突破過去僅能依管理職升遷的傳統,讓專業職務人才也有明確發展路徑;而普華永道(PwC)則建立全球共享顧問平台,迅速整合不同專業與觀點,加速創新與決策效率。
然而,林秋雯提醒,DEI 推動也面臨不少挑戰。她舉例,部分企業僅將其視為道德標籤或行銷形象工程,辦過一次活動、完成永續報告書的填列就草草結束,甚至因缺乏制度配套導致離職率上升,「DEI 必須融入企業制度與日常管理,並讓員工理解其對自身的實際好處,才能真正發揮效益。」
展望未來 3 年目標,林秋雯表示,DEI 多元共融策略學院將持續深度規劃課程內容、擴大專欄與案例分享,並成立 DEI 實踐社群,串聯永續經營窗口、人資主管與高階經理人,促進經驗交流與策略落地。「只有當 DEI 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,才能同時保護員工與企業,達成真正的永續發展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