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丁后儀從大學永續治理談企業ESG

1220

Share:

ESG與數位轉型可說是近年來企業管理當中最熱門的議題,除了上市櫃公司應金管會要求揭露企業的環境、社會與公司治理的相關資訊之外,因應國際品牌對供應鏈的要求,台灣也不乏必須出具ESG報告的中小企業,面對這股來自國際的壓力,您是否已作好應對的準備?

PMA1220_ESG_cover
丁后儀從大學治理的案例出發 為企業提供ESG的最新趨勢與實務建議 圖片來源/全球華人營銷學演講畫面

曾任教育部大型計畫召集人的丁后儀博士,擁有連續8年推動全校型計畫的實務經驗,擅長協助組織盤點現況,規劃策略轉型的她,特別應全球華人營銷學院邀請,分享ESG的最新趨勢,並以推動大學院ESG的第一手經驗,提供企業先進作為借鑑。

「過去台灣企業重視的社會企業責任(CSR),其實不僅只是參與社會公益,也應該涵蓋了企業在產品生產、銷售與運輸過程中是否善盡保護環境、維護社會公益,並且良善經營公司的責任。」丁后儀說明道,ESG其實是CSR所延伸出的面向,讓企業能更從長遠的角度看見自身業務對全球生態帶來的影響。

ESG規劃的國際趨勢與台灣執行現況

PMA1220_ESG_pic1
不同的國情會影響ESG具體落實的方向 台灣重視的議題與歐美明顯有差異 圖片來源/全球華人營銷學演講畫面

「每個國家的產業與文化背景不同,落實ESG執行的方向也因此不盡相同。」

丁后儀以2020年台灣企業ESG報告的調查研究結果為例,指出相較於歐美重視發展綠色能源,台灣在環境議題上更注重動物保育;在社會公益的問題上,歐美注重勞工福利與兩性平權,台灣則重視超高齡社會與照顧議題;而在公司治理層面,歐美注重公司股東組成的多元性,台灣企業則更重視個資保護的權益。

以大學治理為例 ESG規畫與執行的歷程分析

PMA1220_ESG_pic2
規劃ESG應從資料收集著手 盤點資源與特色後才能落實計畫及公開適當資訊 圖片來源/全球華人營銷學演講畫面

「學校一如企業,都是大型組織,在規劃ESG之前,應該先盤點內部的特色與資源,才能在執行時產生綜效。」丁后儀指出,一所大學的規模與牽涉的利害關係人不亞於企業,雖然大學以校務為主體,但在教學與營運的不同面向上仍有大量資料需要蒐集與整理,經過分析,這些統計數據才能展現辦學的成效與影響力。

更重要的是,集合整合各部門的數據之後,盤點學校的特色和資源,在規劃USR(大學社會責任)時,才能提出最合適的主題方案,橋接最適當的合作單位,為社會帶來最大的服務效益,也才能在期末提出最優異的報告數據。

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提供企業規畫ESG的建議

PMA1220_ESG_pic3
丁后儀以執行大學ESG與數位轉型的實務經驗 提供企業作為借鑑 圖片來源/全球華人營銷學演講畫面

「數位轉型是ESG在蒐集資料與統計數據的必經之路,不同組織之間雖有資源落差,但重點是讓同仁能透過自動化的工具提昇工作品質,並且能夠依據數據提出改善方案。」丁后儀指出,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擁有的資源懸殊,在數位轉型時能夠採取的工具或有不同,但是在ESG的整體規劃上卻殊途同歸,同樣都應該朝向以智慧化管理,以及大數據決策的方向前行,才能找出最適合企業的ESG目標,在提出永續治理報告的同時,也成功為企業找出亮點,再度行銷。

延伸閱讀

蕭壬惠透過知識管理 推動企業能量持續優化

善用數位工具 楊偉龍分享遠端團隊管理心法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