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產業平均存活的時間只有十年,其發展過程都是從創造、模仿到競爭,如果只在既有的框架裡面去競爭,早晚這個產業也是會覆沒!那企業主該如何自處?藍海戰略顧問師蔡坤成說,換一個角度來講,產業正因此是生生不息的,隨著時間越來越多樣化,機會反而更多。
再看到所謂產業,就是用一個方案幫許多人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;而藍海策略指的是用系統性的思維和工具,開創可獲利的新商業模式。全球華人營銷學院力邀藍海戰略顧問師蔡坤成再度開講,分享創造新的生存及獲利模式,帶領中小企業主一直生生不息的去創產業、開發藍海。
超越競爭、定義問題 創造更好的藍海模式
很多企業都把打敗對手,當成主要的目標,但看到過去Motorola與Nokia兩者爭,最後手機市場卻被Apple取代,就是因為前兩者只看到彼此,卻忽略了整個大環境的變化,原有的產業落入紅海,而被其他的產業模式取代。
再看到Netflix,也是近年非常好的一個藍海的案例,當網路越普及、網速越快,錄影帶出租業者百視達想的是利用網路提高借還片的速度,而Netflix想的是利用網路解決大家忽略的痛點,用串流的方式,讓消費隨時上網都能看影片,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模式。
用買方效益圖找出痛點 產生效益、創造價值
想要超越競爭,就要找出新的痛點,像是55688,就是解決了等車時日晒雨淋和等不到車的風險,在過去消費者自己都沒有發現的痛點,但55688解決了這件事,就此開創了產業中新的藍海模式。
另外像IKEA解決了運輸流程麻煩的問題,Angry Bird創造了手機輔助功能與樂趣的價值,露天拍賣則是解決二手產品解賣不便的問題,所以說痛點所在,就是開創藍海的機會。
在藍海策略裡怎麼去超越競爭,用的工具就是買方效益圖,它是一個6×6的矩陣,橫軸是把買方體驗週期列出來,縱軸則是六種效益槓桿,就有36個空間去檢查哪些地方是痛點,接著去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創造藍海。
本文同步刊登於:經濟日報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