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跨國好生意》podcast 頻道
節目主持人張瑋容
受訪來賓詹豐隆/博盛智權總經理
近幾年,台灣消費者已將網路購物視為常態,加上疫情的推波助瀾,電子商務市場從成熟走向飽和,在白熱化的競爭下,拓展海外市場增加盈利,已是許多企業必須踏上的征途。
而在眾多國家中,北美市場因具備巨大的規模及自由的風氣,成為不少企業主跨境出征的首選,其中市占最大,銷售額與銷量最多的Amazon,便是最適合登陸的第一站。
立即點選下方「▶ 播放」按鈕,收聽本集節目。
但許多中小企業主因資源有限,為節省跨境北美銷售商品過程的成本,常忽略在商標註冊應有的投入,導致發現商標被搶註時欲哭無淚。因此《跨國好生意》podcast 頻道節目主持人張瑋容,邀請「博盛智權」的創辦人,人稱「智權界網紅」的詹豐隆總經理前來解說,究竟在美國商標註冊的申請有哪些事項該注意?發現商標被侵犯時又能有什麼補救措施?
不管去哪個國家,都先做商標檢索
萬一沒發現自己的商標在其他國家已經被別人註冊,會發生什麼事?
「第一,你的申請案不會過,但這還只是小事。」詹豐隆表示,麻煩的是企業主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在該國使用已經被他人註冊走的自家商標,就會直接被視為侵權,「你的商品有可能在海關就被查扣,根本進不了美國;就算僥倖進去了,落地後還是有可能會被查扣。」
明明公司還不在那個國家,但商品就已經進不去。面對所謂的「商標搶註」,企業主有機會扳回一城嗎?
「不一定拿的回來,即使花很高的成本跟時間。」詹豐隆坦言,常說的「搶註」指像歐美原廠跟台灣代理商進合作時,如果代理商在得到原廠的同意前,就先把原廠的商標在台灣註冊,那原廠可以提出代理商在註冊商標前,已因合作關係知道原廠的存在而要回這個商標。
「這是比較輕鬆的狀況,」詹豐隆指出,實際上在境外遇到自己的商標被搶註時,必須向當地如智慧財產局之類的專責機關,提交商標屬於自家企業的證據,並進行撤銷及再申請的行政程序,但大量的案例結果顯示,不論企業規模大小,想拿回商標都很辛苦,而且有一定的機率是拿不回來的,如Air Jordan跟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失敗都是很具代表性的案例。
「取回成本可能是註冊成本的30~50倍,甚至百倍都不止。」
別花冤枉錢!在北美申請商標的魔鬼細節
「美國早期的商標申請跟註冊,是採所謂的『先使用主義』。」詹豐隆解釋,雖然美國政府目前表面上因應趨勢,改成先送先贏的「先申請主義」,但本質態度仍沒有改變太多,「它還是很重視你有沒有使用。」因此當企業主向美國政府遞交申請文件時,會需要依自身狀況不同採取不同行動:
- 本來就已經有在美國使用該商標,這會是最順利的。
- 該商標在其他的國家已經有提出申請或完成註冊,但在美國本地還沒有,那要在遞交申請文件時,將其他國家已完成申請或註冊的文件一併附上。
- 若該商標完全沒有使用過,美國還是會先接受申請,但企業主在接受審查時需要做「意圖使用」的宣示,表示雖然目前尚未使用,但未來會用。
「最怕是你什麽都沒有準備!」詹豐隆特別提醒,因為申請的企業主通常不懂這些細節上的差別,如果協助的代理人或顧問也沒有特別告知,在申請後才補充上述的證明文件都會多產生一大筆費用,也會耽誤到審核程序。
鼓勵正版商品!企業申請商標 Amazon 給利多
如今各大電商平台,都存在山寨商品越來越氾濫的硬傷,因為長期接觸Amazon,詹豐隆也分享了許多行內人才知道的鼓勵機制。
「如果賣家在開辦帳號時,可以提出商標是已註冊狀態的證明,那Amazon會開更多更好的後台功能給你使用.或像是給你比較好的廣告版位。」除了正規的程序,詹豐隆更近一步指點快速取得平台利多的撇步:「為了鼓勵賣家做商標註冊,目前Amazon的審核標準是放寬的,雖然從提出申請到核准需要大概需要幾個月,但只要拿到申請案號並提交給平台,它就會先讓品牌提前享受到這些Bonus。」
而詹豐隆也在最後強調,商標註冊不單單只是為了符合跨境平台的規定,更是對品牌運作的長遠保護,「因為商標權的保護是屬地主義,也就是在哪個國家註冊,才能獲得那個國家的保護。」他以從業16年的經驗語重心長地說:
「不管有沒有要上平台,那是你的品牌,商標註冊本來就是必須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