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繭重生 冉祥蕾帶領傳產塑膠工廠蛻變B型幸福企業

20220601

Share:

提起塑膠管材,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畫面是五金材料行,擁擠的走道,搭配過於亮眼的日光燈和略顯啤酒肚的大叔,怎麼也難想像這樣的產業能擠進半導體供應鏈,讓年輕的求職者趨之若鶩,然而這樣精彩的逆轉勝,卻是嘉澎塑膠的真實寫照。

messageImage_1654041292986
冉祥蕾暢談嘉澎塑膠轉型旅程 夫妻聯手將傳產蛻變為社會共好的B型企業 圖片來源/全球華人營銷學院演講畫面

嘉澎塑膠執行總監冉祥蕾應全球華人營銷學院創辦人張瑋容邀請,分享她陪伴夫婿王政彥接手家族企業的故事,暢談他們夫妻二人聯手讓曾經被視為環境公敵的塑膠產業翻身,成為台灣第一間取得B型企業認證的傳產,以不含塑化劑的特點,讓塑膠管材更友善環境,讓員工成為自豪的嘉澎人,寫下營業額成長5倍的輝煌戰績。

夕陽產業力拼逆轉勝 起始於B型企業

pma0601_Bco_pic1
嘉澎塑膠於2016年取得B型企業認證 扭轉傳產缺乏創意與年輕新血的刻板印象圖片來源/全球華人營銷學院演講畫面

回想嘉澎轉型的歷程,冉祥蕾十分敬佩夫婿的勇氣與決心,初回台中大雅接班時,王政彥身邊的同仁都是看著他長大的老臣,聽見初出茅蘆的少東想要改革,除了質疑之外,更多的是嘲諷與不信任。

面對已經飽和的市場及老化的產業,王政彥深知守舊的傳產無法吸引年輕人才,卻苦無解決方案,偶然間從雜誌上看到美國的B Lab正在推動影響力商業模式,發現企業獲利與社會共好並行不悖,讓他瞬間燃起希望,興奮的和冉祥蕾分享B型企業的概念,也重新定義了嘉澎的企業願景:「要讓快樂的員工,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服務。」

B型企業不只追求獲利,更需要為社會創造價值。正當王政彥與冉祥蕾卯足全力,宣佈以B型企業為目標邁進、推出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與優於勞基法的自主假時,迎面而來的卻是同仁的反彈聲浪。

轉型歷盡艱辛 以幸福職場號召新血加入

「B型企業觀念新穎,為嘉澎吸引許多媒體關注,破天荒地為我們帶來上百封求職履歷,但是在這些光鮮亮麗的報導背後,我們吃盡苦頭。」冉祥蕾表示,為了讓員工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,嘉澎率先推出10天自主假,並且改變以往只看業績的考核辦法,推出C Coin的獎勵機制,從客戶正向回饋、教育訓練、到減廢、自備餐具及擔任志工等有利於環境永續的行為,都列入加分項目,考核直接連動年終獎金,讓內勤同仁也能夠享有加薪福利。

這些創新不但大舉增加人事成本,也撼動了原來的企業文化,被許多人視為不務正業。原來的業務團隊相繼離職,業績直線下滑,連核心幹部都擔心改革壓力太大而口頭請辭,但王政彥仍決心為團隊注入新的觀念與價值,面試新人時不再用人唯才,更關注求職者是否擁有相同理念,冉祥蕾強調:「找到合適的人比找到強者重要,唯有理念相同,才能一起推動改變,實現嘉澎價值。」

潛移默化改變員工  讓對的事閃耀價值

為了實踐B型企業的理想,冉祥蕾親自到工廠受訓,一邊認識產品,一邊為同仁辦理教育訓練,只為讓同仁在客戶服務時有能力和意願多做一步,推動C Coin制度至今,所有同仁都很樂於接受挑戰,連會計和司機都能回答產品相關的問題,在面對客戶時更有自信與成就感,而業務同仁為了替客戶節省繁瑣的採購流程,主動提出為產品申請歐RoHS認證,這些貼心的服務大幅提升客戶的忠誠度,訂單回流之外,更在業界樹立口碑,為嘉澎帶來更多優質客戶。

同仁的改變不僅止於職場表現,更擴散到社區與個人的生活。看見同事們為了健康,自行發起減肥班互相監督,或是在公司汰換設備時,主動提議把舊電腦送到社區裡的弱勢家庭,冉祥蕾深知自己和夫婿的堅持終於獲得豐收,蛻變翻轉的這一刻,她依然堅守初衷:「我們不只想做到最好,更想對世界最好。」

本文同步刊登於:經濟日報

延伸閱讀

ESG路上結伴行 李芸珮號召中小企業共創永續經濟

化危機為轉機 林柏文以ESG永續治理改寫企業命運

最新文章